人民网-安徽频道|五河县申集镇:闲置土地“变身”发展新动能
“以前这里是破旧的老宅子,现在复垦成了耕地,种上了庄稼,既盘活了土地,又增加了收入,真是一举两得!”在五河县申集镇彭集村增减挂钩项目验收现场,村民彭大爷看着复垦后的耕地连连称赞。
土地增减挂钩项目是盘活农村闲置土地、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。申集镇自项目启动以来,坚持“拆旧复垦、建新提质”同步推进,将农村闲置宅基地、废弃厂房等低效用地列为拆旧区,通过科学规划、精准实施,让“沉睡”的土地资源重新焕发生机。
增减挂钩项目验收现场。
精细谋划,打下项目“坚实桩”。申集镇成立专项工作组,深入彭集村摸排闲置地块,结合村民意愿和村庄规划,确定拆旧复垦区域5处,涉及面积97.6亩。项目实施过程中,严格遵循“先易后难、稳步推进”原则,从房屋拆除、渣土清运到土地平整、土壤改良,每一步都邀请村民代表全程监督,确保公开透明。
精准实施,啃下复垦“硬骨头”。针对拆旧区多为老旧房屋、建筑垃圾清理难度大的特点,申集镇专项工作组协调专业施工队伍,采用机械作业与人工清理相结合的方式,累计拆除破旧房屋45处。清运建筑垃圾300余车。对复垦区土地进行平整、修建田间便道和灌溉沟渠,让昔日的“闲置地”变成“沃土田”。目前复垦区已种植水稻、玉米、大豆等农作物。
成效显著,激活乡村“新活力”。此次通过验收的增减挂钩项目,共完成拆旧复垦97.6亩,新增有效耕地92亩,全部用于粮食种植,复垦后的耕地配套灌溉水渠、田间道路,耕地质量显著提升,推动了彭集村土地集约利用。
下一步,申集镇将持续做好复垦耕地的管护工作,确保“复垦一块、管好一块、见效一块”。同时,谋划推进下一批增减挂钩项目,让更多闲置土地转化为乡村振兴的“动力源”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