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网-安徽频道 | 五河县小圩镇:公共文化空间“焕新” 多彩活动点亮百姓生活
今年以来,蚌埠市五河县小圩镇聚焦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,以“改造升级硬件、丰富活动内容、提升服务效能”为抓手,全面推进镇级公共文化空间提质增效,让“家门口”的文化阵地真正成为百姓的精神乐园。
公共文化空间。王倩倩供图
旧貌换新颜,阵地建设有“颜值”更有“内涵”
走进小圩镇公共文化空间,图书阅览区的原木色书架上,卡通玩偶与绿植相映成趣,增添了不少活泼气息。旁边的长桌搭配浅木色座椅,桌上摆放的绿植,让整个空间显得生机勃勃。这温馨的场景,正是该镇今年投入资金改造升级的成果。此次改造在翻新基础设施时,特意用柔和的色彩与生活化装饰拉近与群众的距离,书画创作区的木质画案旁摆着青花笔筒,地面铺着防滑地垫方便老人驻足,改造后的文化空间处处透着“家”的温度。
活动接地气,文化服务有“温度”更有“活力”
硬件升级的同时,小圩镇更注重以活动为载体,让公共文化空间“活”起来。“乡村大舞台”上,村民自编自演的广场舞、小品、快板等节目轮番上演,台下掌声不断;暑期开展的“童心课堂”,邀请大学生志愿者为留守儿童辅导作业、教授绘画,日均吸引10余名孩子参与。“我们还结合传统节日和农闲时节,策划了系列特色活动。”小圩镇宣传委员黄川说,端午期间的“包粽子、话民俗”活动,让村民在动手体验中传承文化;丰收节期间的“农民运动会”,挑粮比赛、拔河等趣味项目让田间地头充满欢声笑语。据统计,今年以来,全镇公共文化空间已开展各类活动20余场,参与群众超500人次。
服务聚民心,文化惠民有“力度”更有“深度”
入夏以来,为了让群众避开日间高温,更好地参与文化活动,小圩镇公共文化空间特别推出了夏季延时服务。原本下午五点半的闭馆时间延长至晚上八点,傍晚时分,这里便成了村民们消暑纳凉、汲取文化养分的好去处。
从设施陈旧到功能完善,从活动匮乏到精彩纷呈小圩镇公共文化空间的“蝶变”,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,更凝聚了乡村振兴的文化力量。下一步,该镇将继续探索“文化+”模式,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与乡村旅游、农技推广等深度融合,让文化惠民的阳光照亮每个角落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