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遗文化进校园 匠心传承润童心
我县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美育深度融合,着力培育具有文化自信和创新精神的新时代青少年。城关中心小学积极响应号召,精心打造扎染工作坊,通过沉浸式体验、创新性实践,让千年非遗技艺在校园落地生根,成为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生动纽带。
在城关中心小学的扎染教室里,学生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手持棉线在白布上进行捆扎、折叠、缠绕,专注的眼神中透着对传统技艺的好奇。当扎好的布料浸入染液,原本素净的织物逐渐晕染出深浅不一的花纹。
城关中心小学学生刘依琳说:“以前只在电视里看过扎染,没想到我自己在学校里扎染的也特别好,你们看这是我自己扎染的T恤,特别好看。”
扎染工作坊老师郝璐坤说:“扎染的魅力在于‘不可复制’,每个孩子的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,我们在课堂上不仅教技法,更想让孩子们感受传统工艺里的生活智慧,比如古人用扎染制作衣物,既美观又实用,现在孩子们会把自己的作品做成扇子、方巾等,这种‘从课堂到生活’的连接,能让他们更真切地体会非遗的价值。”
扎染工作坊自成立以来,坚持“以文化人、以美育人理念,邀请老师驻校授课,系统开设扎染课程。结合学生认知特点,将传统扎染技艺与现代审美需求相结合,引导学生在掌握基础技法的同时,尝试在书包、服饰、家居装饰等生活用品上进行创作。未来,我县将持续探索深化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工作,让非遗之美浸润更多童心,让文化自信薪火相传。


